读完《白话区块链》有感 拥抱新时代 ——读完《白话区块链》有感 罗亚衡 读完《白话区块链》,感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区块链,是当前的热门话题。通俗的说,就是一个去中心化、大家共同维护的公共账本,这其中,为了维护传统记账模式的弊端,保证账本的准确性,其中采取了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滥觞,也是第一个结晶。随着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认识加深,大家渐渐意识到,与其说区块链是一门技术,倒不如说这是一类思想。无疑,区块链开启了人类的一个新时代,它代表的是一种价值观,公正透明、信任协作的价值观,这也是这个时代倡导和追求的。 拥抱新时代,要有认识改变、直面新时代的视角。在我们看来,千百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惟独货币的发行与支付从未改变,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权威的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必须要有一个第三方担保机构,必须要点对点的双方确认,直到比特币的诞生,让人感到为之一震:就这么一弄,就能产生货币。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信任,区块链技术催生了比特币,第一次让信任成为可以变成价值。当然,可能这还只是区块链的“初显身手”,精彩在后头。 除了金融领域外,区块链可以应用到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一个艺术家只有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作品才开始值钱”,画家梵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梵高在世时穷困潦倒,去世后作品身价百倍、千倍。这个例子说的是,画家死了后再无新作品出现,其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画家作品保护权即自动失效。各国的法律不一,我国法律规定是作者死亡 50 年后,所以,近年来翻拍《三国》《西游记》的人漫天遍地,也就不足为奇了,难道罗贯中、吴承恩还活过来找我讨账吗。但是,如果区块链的技术得到充分应用,这种现象完全第 1 页 共 3 页可以避免,因为,自从作品登上区块链的那一天起,每一次翻拍、改编,都会标上一个印记,作者及其后人都能追朔。原则上来说,只要互联网还在,区块链就会存在。 拥抱新时代,要有摒弃过往、走进未来的决心。文明,是一个发展进程,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出现知识的爆炸,或者叫文明的进步,据统计,进入 20 世纪以来,如今3 年的科技成果,比 19 世以前过去 300 年的成果还要多,文明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嬗变。看看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名词: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虚拟现实、核聚变、自动驾驶等,稍不留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