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这颗心读后感》 《修好这颗心》是星云大师与刘长乐先生继 07 年合作《包容的智慧》后的又一次智慧互动。两位智者通过作答的方式交流了人生的阅历,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从心治、义利、笃学、慈爱到忍辱、舍得、财富、格局。书中观点和态度更加与时俱进,也更入世、更实用、更贴进读者的生活,而故事也更幽默、更动人。 书中一些关于心境的言语让人彻悟:“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义者,宜也。”义可以养心,利可以养身。孔子说:“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不是你的,你拿走,就是不义。合理的分配就是“义”。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与人。”无论怎样,人性本向善,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些有益社会、有益国家的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修好这颗心就是要心正。“不是有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发心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这句话对我们教师很有启发,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是育人,所以要尊重、包容、平等、将心比心。 修好这颗心,要学会放弃。生活并不需要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不能割舍。放弃过去,学会忘记,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份愉悦的心情。有些人总是抱着过去的是非恩怨、爱恨情仇不肯放手,沉湎于回忆之中,走不出过去生活的阴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种人永远都不会幸福。跟我们教师的工作差不多,可以多多借鉴。 古代有高僧曾写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人如蜉蝣,沧海一粟,我们是那么渺小,况且寄存于世的时间是如此短暂。何苦为身第 1 页 共 15 页外之事而烦恼不快。四季流转就在我们呼吸的每一瞬间,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要以知足心、平常心和感恩心过活,不要过于执著地对待身外之物,凡事心中不计较、不分别,凡事往好处想,心境自然就豁达,也就会自得其乐,真实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光是要求世间好、环境好、朋友好,是没有用的,要先求自己好。要能从心好起,才能感受到世界一切都美好。事好、人好、话好,无一不好,那便是人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