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 95 周年有感 建党 95 周年有感 出生于 19**年、长在新中国的父亲和出生于 19**年、长在红旗下的我都感觉到,日子比以前要好过多了。长大后,一直有个问题想搞明白——我们的日子凭什么越来越好。走上统计岗位,更想从数据中找到充分的依据。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之际,回顾党 95 年的辉煌历史,答案逐渐清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条件下成立,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序幕。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带领下,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等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用鲜血杀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红色道路,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 年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结束了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全国的和平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近 30 年中,虽然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的阶段,但也成功实现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果断地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改革开放引为发展的动力之源,30 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 19**年的 3645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676707.8 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9**年的 343 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311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9**年的 134 元增加到 11422 元。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是复杂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在取得成就第 1 页 共 2 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当前,我们就深刻认识到,在一组组鲜亮的数据背后,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过渡开采、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站在属于我们的历史新阶段,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有辩证看待社会发展的眼光和胸怀,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胆识和气魄,要拒绝任何悲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