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再认识》有感(2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听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再认识》有感暑假观看了名师的教学视频,在优秀老师的课堂上,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义,印象最深刻的是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再认识》。课堂上华老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等,让学生重新认识了分数的意义。课始由小明寻宝导入,华老师适时地抛出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既而用课件展示了学生可能找到的各种情况,而后总结得出是一个圆,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加以表述,顺其自然地引出了半径与圆心,最后得出宝贝是在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 3 米的圆上。在认识了半径,圆心与直径后,华老师又相应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宝贝为什么是在一个圆上?课件出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了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随即课件出示了“圆,一中同长也。”在得出了圆的特点又抛出了“怎么画?”,课件随即出示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老师演示画圆,请学生画半径和直径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相继又课件演示了正多边形的变化,让学生发现圆是由正多边形渐变而来的。随即又提出了“为何这么做?”,课件再次演示了篮球竞赛的场景,再一次回顾前面的四个问题。从中又引出了没有圆规也可借助其他东西来画圆。最后以“一定要这样吗?”这个问题结束,让学生认识到不仅是圆,一中同长也;球,一中同长也。而后课件出示,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圆加强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巩固!华应龙老师在设计本课时,着眼点放在了学生的操作,观察,探究和发现上。这节课改变了“老师提问,学生答问”的教学方式,而是老师设计悬念,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探究新知。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我进展。让学生自我进展,就会有创新的“硕果” 。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圆的各部分特征,在全班沟通的时候,老师再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有意识地梳理和提升,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已的知识体系,这样充分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样的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华老师的执教风格让我感动,他怀着一颗宽容心,处处流淌着对孩子的赏识,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语,几段诙谐的故事,营造了强有力的“教学磁场”。试想一下,哪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