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计 十堰东风教育分局 61 小学 罗金凤【教学内容】人教版二下第 109——110 页例 2。【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知道“每格表示 1”和“每格表示 2”的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新旧矛盾冲突中,让学生产生“一格表示 5”的需求,知道如何用一格表示 5,是本课要突破的关键所在。【研读教材后的思考】1、对目标定位的全面深刻的思考。人教版教材在一下和二上都有“统计”知识的渗透与教学,尤其是二上对“每格表示 2”的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是本课的知识基础。因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不是一无所知,因此本课的目标定位就落在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验一格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同时会用一格表示“几”。2、对教学素材呈现方式的思考。教材主题图展现的是四个小朋友在马路边上统计过往车辆情况,意在体现统计时的“分工合作”。但是多数学生未必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我在设计预案时先播放动画让学生尝试统计,然后根据学生统计时遇到的困难让学生自觉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欲望,然后再播放一次动画,让学生再经历一次统计过程。课本上从统计表到统计图直接呈现了“一格表示 5”的统计图,固然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教材仅仅提供了学习的素材为了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思维水平得到提升,我在对预案进行设计时,对课本本身的教学顺序作了调整。先让学生小组议议制作条形统计图时需要几格的图纸,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让学生体悟每格不仅可以表示“1”和“2”,还可以表示“5”,感受到用一格表示 5 的原因以及优势所在。【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动态统计收集数据的收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寻求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12、使学生在画图活动中,产生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需求,知道怎样用一格表示 5,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作出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完成一格表 5 的统计图的制作。【教学难点】完成动态数据的统计和产生一格表示 5 的需求。【教学准备】1、导学案; 2、记录单; 3、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直尺 铅笔 橡皮 【课前学习】 见导学案【课堂学习】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动态统计的方法。(1 分钟过往车辆的统计) (1)认识记录单 (2)学生记录(尝试)(学生可能情不自禁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