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1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 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旺盛。不过,许多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的探索心理,认为孩子是在胡闹。父母或是对孩子表现得非常冷漠、置之不理,或是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制止,甚至给予处罚。这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从而以反抗来回应父母。 2 父母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与孩子的交流也不够。 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硬性规定他的学习内容;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让他去做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3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 当看到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时,家长用讽刺、挖苦甚至打骂的方式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从而引起他强烈的反抗。 4 父母对孩子反复唠叨。 父母担心孩子不听话,反反复复地唠叨个不停。在这种疲劳的状态下,孩子能不逆反吗?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关。父母越是想压制孩子,他就越会反抗。所以,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 冷静处理。在孩子的反抗情绪比较激烈时,父母一定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任性可不予理睬,必要时也可采取回避的方式。最好在孩子平静下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 2 学会尊重孩子。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后,最希望和大人有平等的地位,对大人的要求也会有选择的接受。此时,父母不要轻易地干涉孩子,而要以理解、尊重的姿态出现,及时地给予一些肯定和鼓励。父母也可以征询孩子的意见,让他做出选择,切忌为体现自己的家长权威而下命令。 3 有技巧地刺激孩子。在掌握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后,父母有时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刺激他,比如放任他去做他想做的事,在逆反心理的促使下,他反而会停下来。 4 教育态度要统一。确定了合理且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后,无论是父母自己的前后教育态度,还是家庭其他成员的教育态度一定要一致,并坚持到底。 虽然孩子的逆反心理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其中也包含许多积极因素:逆反可以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它可以被看作是情绪的一种宣泄途径,这种宣泄会使孩子远离某些伤害,来获得新的身心平衡;逆反可以加速孩子自我认识的进程,使他加深自我体验及加强自我监控;此外,逆反还可以促进孩子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因此,父母要积极捕捉孩子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因素,真正做到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