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第一节 羧酸衍生物 一 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R 可以是烷基或芳基 它们都含有酰基: 2. 命名: ⑴酰卤的命名将相应的酰基名称放在前面,卤素的名称放在后面。 即将相应的“酸”改成“酰卤” ⑵ 酰胺的命名:和酰卤相似。将相应的酰基后边加一“胺”字,既将相应的“酸”改为“酰胺”。 ⑶ 酸酐的命名: ① 由二分子相同的一元羧酸脱水形成的酸酐称为单酐,它们的命名,可在原来的羧酸名称之后加一“酐”字来称呼,“酸”字也可以省略。 Acetic anhydride ② 由二分子不相同的一元羧酸脱水形成的酸酐称为混酐。它们的命名,可把简单的或低级的羧酸名称放在前面,复杂的或高级的羧酸名称放在后面(即按甲、乙、丙…顺序,英文按字母顺序),两者的中间加一逗点分开(也可省略),再加一“酐”字来称呼。 ③ 环状酸酐,一分子的二元酸或多元以上的多元酸,它们脱水后可生成环状酸酐。命名时,可在二元酸的名称后加一“酐”字。 ⑷ 酯的命名:把酸的名称放在前面,烃基的名称放在后面,在加一“酯”字。 二.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1. IR:醛、酮、羧酸、酰卤、酸酐、酯和酰胺都含有羰基,因此,在 IR 都有 C=O 的强吸收峰。 醛、酮的 νC=O 1705~1740cm-1 羧酸衍生物的 C=O 伸缩振动扩大到了 1550~1928 cm-1. 这是因为: -I 效应使波数升高。 +C 效应使波数降低。 降低了 C=O 的极性。 供电子作用而使 C=O 的双键性降低。 增加了 C=O 的双键性。 吸收频率的波数降低。 波数增高。 酰卤: νC=O~1800cm-1 νC=O ~1920cm-1 酸酐:在 1800-1860cm-1(强)和 1750-1800cm-1(强)区域有两个 C=O 伸拉振动吸收峰,这两个峰往往相隔 60cm-1左右。对于线形酸酐,高频峰较强于低频峰,而环状酸酐则反之。 另外:C—O 的伸拉振动吸收在 1045~1310/cm(强)。 酯:酯的 C=O 伸缩振动稍高于酮,在 1735~1750cm-1处,与芳基相连的则降至1715~1730 cm-1 ,酯在 1015~1300 cm-1 区域内有两个强的 C—O 伸缩谱带。可以与酮相区别。 酰胺 νC=O在 1630~1690cm-1 , νN—H在 3050~3550 cm-1 。 一级酰胺,—NH2的 N—H 吸收为两个峰。二级酰胺 N—H 为一个尖峰。 2. 核磁共振(NMR): 酯:RCOOCH δ=3.7~4.1ppm。 酰胺:RCONH δ=5~8ppm。往往不能给出一个尖锐的峰。 三.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分为加成—消除两步: 加成一步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