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 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美国总统;他击败胡佛,实施新政 , 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他是继华盛顿、林肯后最受美国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 (1882--1945) 一、临危受命——新政的背景1 、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2 、胡佛“自由放任” 政策的失败;3 、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政府;4 、 1933 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1 、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2 、胡佛“自由放任” 政策的失败;3 、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政府;4 、 1933 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 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要行动起来。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 罗斯福就职演说 二、实施“新政”——新政的内容【探究 1 】: 材料:据统计,到 1933 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 年 3月 3 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 32 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政策?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目的? ( 1 )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2 )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3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 ( 4 )管理证券业 政策 1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探究 2 】: 材料: 1933 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问:《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对什么进行调整?具体措施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其目的是什么? 政策 2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 2 )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目的:防止盲目竞争 【探究 3 】: 材料一: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材料二: 1933 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