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价值。 1、当前课堂存在的现状。 现状之一:课堂上,小手林立,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活跃。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 “我来”的叫声此起彼伏。但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来表达,而没有倾听别人的发言,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的发言。 现状之二:在课堂上,常常有这种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学们在回答问题,在思绪飞扬,而他的心早已飞出课堂。 现状之三:当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顿时,满教室是嗡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个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中的学困生则心不在焉地做自己的事;有的小组意见不一致,但在讨论时不是以自己的理由去说服不同意见的同学,而是争吵不休。讨论结束,你的意见还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意见不统一;当同学发言时,很多学生缺乏耐心或根本不听,或者急得插嘴、抢着回答,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学生的活动多了、讨论多了,可仔细“听”却少了一些,致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 现状之四:在平时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不愿静下心来听老师读题释题,往往审错题意;做作业时,常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做。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比如我们学校每次月考之后,老师们总是会说,这道题我都讲过多少遍了,学生还是做错了;还如,平时有老师说,这个题,我都强调了多少遍了,他在作业上仍然做错了等等。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醒最多的地方,偏偏是学生最出问题的地方。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可不难找到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提醒对学生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有的孩子打开作业本就开始抓紧时间动起笔来,有的孩子虽没动笔,可也心不在焉。在他们面前,你的指导是苍白无力的。这大概就是目前课堂里普遍呈现出的现象:“热热闹闹”爱说话,爱表达的学生多。但在活跃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倾听。 2、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个人是否会听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能力。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而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