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论文]《初中英语交际式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初中英语交际式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研究中期报告中期报告金坛市第二中学英语课题组一、问题提出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上,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日益频繁,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学英语教学,尽管各种层次和水平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不少教师思想开放、勇于创新,教学水平和质量稳步上升,对改进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注重学生亲身体验;要注意营造英语环境,加强培养用英语思维;要加强语言知识训练,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要加大语言量的输入,增强英语表达能力。但是,目前的英语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部分教师仍延用阵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调,语言交际意识淡漠,课堂缺乏情趣和动力。“费时较多,收效较差”的局面依然存在。为此,英语教师们仍然肩负着不断探索优质高效教学方法的使命,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和树立创新意识,创造交际活动情景,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觉得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确立“交际式活动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对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规律的一种研究和探索。二、理论依据指导本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交际式活动教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论、交际论等新兴理论观察教学过程,确认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认识到人的认知活动和交际活动促进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在综合各种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系统的教学模式。第1页共5页以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依据。确认语言习得比语言学习更为重要,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束缚,自由地运用目的语表达思想,进行交流。认知心理学中的元认知理论对本课题有实践指导作用。运用元认知理论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元认知能力训练,在活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有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三、实施的基本原则教学双主体原则。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学的两个主体,课堂是教与学相互作用双向结合的场所,是师生进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微型世界,纠正以任何一方为"中心"的偏颇,使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更加趋向实际,为更新课堂观念,优化课堂结构立下了新的坐标。层次性原则。活动教学按照认知规律逐步展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按其规律分为三个层次:纯语言活动、准交际活动和交际活动。三个层次依次递进,认知水平由低到高,教师的控制由大到小,实行语言层面的优化,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逐渐平衡。整体优化原则。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对素质进行分解,但我们所说的素质,是指导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的各种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研究和实验中,不能互相割裂或单打一地实施,而要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其次,在认识学生素质发展整体性的同时,要承认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节奏,形成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主体教育思想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前提。要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不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那样必然导致“以教定学”的倾向,即教是主动的,学是被动的。但也不应一味以学生为中心,削弱教师的主体作用。要在两者结合上下工夫。英语交际式活动教学策略"确认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认为教学过程是通过人的交际的优化促进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有效运作,不断实现学生认识结构的重构,通过课内外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活动,实施多层次、复合目标的教学策略,培养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突出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的发展,达到学生素质的逐步升华。(1)转变教学观念,确立以交际式活动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