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默基因有感》 这是一部构思奇特的作品,狂放无边的想象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可供多重解读的文本。善与恶的较量,触目惊心,而尘埃落定之时,深思却远未结束"" 作者以江夏的“梦”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充满想象而又令人深思的故事。故事起源于 1889 年 5 月 26 日法伊娜的爷爷做的一次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但是手术后其中一个婴儿将另一个婴儿害死了。这个婴儿就是阿道夫·希特勒——那个人人皆知的战魔。当时法伊娜的爷爷就认为这个婴儿具有与生具来的嫉妒、贪婪和杀戮的本性;同时他还认为那个被害死的婴儿也具有同样的能量和智慧,便把它做成了标本并保存下来。而以后的故事便是围绕着这个婴儿标本展开的。法伊娜女承父业承担着保护标本的任务;帕特崇拜于阿道夫的人格魅力,想要得到阿代尔的基因并克隆出来另一个阿道夫,辅佐阿道夫称霸世界;江夏莫名其妙的转入这场激烈的斗争。小说中以法伊娜和帕特为“领导”的两个集团和江夏以江夏的“梦”为线索,一步又一步的走向法伊娜安排的“结局”。 面对人类之恶,或许人类本身就有一种珍视它并延续它的本能和冲动。法伊娜的夜夜想保存阿代尔的标本,并让后人好好利用其中的能量和智慧,而帕特这个纳粹极端狂热分子却想利用这个标本中与阿道夫相似的基因,来辅导阿道夫称霸世界。这二人不就代表着人类的两个集团吗,一个向善一个向恶。 在小说的尾声又发现江夏“本身”就是那个标本——他的基因是阿代尔的。看到这里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仔细想想感觉又符合事实,从那三年间的赵丞到现在的江夏,不正好经历了由恶转善的过程吗。 而作者却以江夏的孩子——又一对双胞胎为结尾,给人以无限的深思""这一次究竟是善战胜恶,阿代尔吞噬阿道夫;还是恶打败善,阿道夫再一次吞噬阿代尔呢。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出答案,也许作者也没有准确的答案。 第二篇:读自私的基因有感[推荐]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天才把这本书看完的时候,说实话已经第 1 页 共 10 页把一些当时觉得很有趣的东西忘得差不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去写一片读后感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唤起了我对认识自身的渴望,它远离寻常人生的科学和我们自己密切相联。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即便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事实上也无法真正延续我们自己。我们的身体只是一群彼此协同也勾心斗角的基因组所暂时构建以延续它们自己的机器,在生物界不朽的甚至不是构成我们自己的基因组而仅仅是基因,按照有性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