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题研究,努力提升教师内涵发展林万春 一所生机勃勃的学校,其治校的基本原则就是鼓励一切个体向一切可能发展的方向上探索。每个个体都是鲜活的,每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因而教育也体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的特征。学校要为学生个性发展而创新教育行为,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园,教育科研必须先行。课题研究已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手段。这其中的校本课题研究,也就是小课题研究,更应该是最为主要的内容与形式。因为,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帮助教师追寻职业生命的丰盈。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南宁外国语学校这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工作思路与措施,才有所新的变化,有所新的探索。下面我就我校的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端正思想态度,增强教师科研意识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参与教育科研的问题上,有不少教师仍存在这样的观念: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教师一旦投入教育科研,就会减少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的时间,这样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进而影响学校升学率,引起社会和家长的不满。认为搞科研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高深莫测,教师很难做好事实上,以上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教育专业人员的研究是对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的系统研究,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觉得有问题或出现困惑,为了解决问题和困惑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实践活动,这样的研究不是为了发现或贡献原理性的知识和理论,而是为了找出解决具体问题和困惑的策略和办法。同时,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研究不是存在于教学活动之外,不是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做另外的事情,而是在教学中,为着教学而进行的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实现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化。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任务就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其次,在研究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再次,通过研究,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汲取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更新知识结构,积累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从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