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法配一元二次方程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配方法配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配成完全平方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实际生活、学习中方程知识的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应用数学知识四、学习过程设计:(一)复习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注意 a≠0)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0 (a≠0)和 ax2+c=0 (a≠0),我们已经学会了它们的解法。 例如解方程:(x-6) 2=4 (让学生说出过程)。 解:方程两边开方,得 x-6=±2,移项,得 x=6±2。 所以 x1=8,x2=4. (并代回原方程检验,是不是原方程的根) 3.其实(x-6) 2=4 展开、整理为一元二次方程。(把这个展开过程写在黑板上) (x-6) 2=4, ① x2-12x+36=4, ② x2-12x+32=0. ③ (二)新课 1.逆向思维 我们把上面的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的变形逆转过来,可以发现,对于一个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妨试试把它转化为(x+m) 2=n 的形式。这个转化的关键是在方程左端构造出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完全平方式(x+m) 2。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问:在 x2+2x 上添加一个什么数,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x+?)2。 (添一项+1) 即 (x2+2x+1)=(x+1) 2.3.练习:填空:x2+4x+( )=(x+ ) 2; y2+6y+( )=(y+ ) 2.算得 4x=2x·2,所以添 2 的平方,6y=2y.3,所以添 3 的平方。总结规律:对于 x2+px,再添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就能配出一个含未知数的一个次式的完全平方式。即 .④(让学生对④式的右边展开,体会括号内第一项与第二项乘积的 2 倍,恰是左边的一次项,括号内第二项的平方,恰是配方时所添的常数项) 总结:左边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问:如果左边的一次项系数是负数,那么右边括号里第二项的正负号怎么取?算理是什么?4.巩固练习(填空配方) x2-bx+( )=(x- ) 2; x2-(m+n)x+( )=(x- ) 2. 5.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将左边化为(x±?) 2形式) 例 1 解方程:x2-8x-9=0. 解:移项,得 x2-8x=9, 两边都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x2-8x+42=q+42, 配方,得 (x-4) 2=25, 解这个方程,得 x-4=±5, 移项,得 x=4±5. 即 x1=9,x2=-1. 例 2 解方程:x2-8x-8=0. 解:原方程移项,像 x2-8x=8,方程左边配方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方程右边也添一次项系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