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复习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初三复习是提高毕业升学成绩的有效途径,是对三年来初中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考察初三数学复习情况发现:课堂教学单调、枯燥,缺乏师生的有效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讲得太泛,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缺少实际效果。现结合初三数学复习的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应用数学的热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在初三数学复习阶段,虽然学生所遇到的知识都曾经学过,缺少新鲜感,但如果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同样也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如:1、通过学生上讲台讲概念、定理、解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而更多的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这样他会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2、用所学的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解决带有趣味性、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1)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水产养殖户估算一池塘鱼的总质量;(2)从一边为 8,这边上的高线为 6 的三角形余料如何挖出一个最大面积的矩形;(3)根据税率,找出税收与工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帮助父母、邻居、亲戚快速计算工资税;(4)判断运行的导弹能否击中目标,出手后的蓝球能否投进蓝框。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前苏联 A.A 斯托利亚尔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全神贯注的参与这一活动的全过程。1、知识回顾由学生组织。如复习四边形知识,请学生将掌握的四边形知识按照某种逻辑讲解出来,再请其他同学补充,形成完整的四边形知识结构。2、题目讲解时要由“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允许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讨论,让他们的思维“碰撞”,擦出“灵感”。例如我讲“如图,把正三角形 ABC 的外接圆对折,使点 A 落在的中点上,若 BC=5,求折痕在△ABC 内的部分 DE 的长” 题目时,“这道题怎么去解决?”,我的这句话拉开学生自由讨论的序幕:有的同学提出 DE∥BC,可根据 来求,马上有同学就问为什么 DE∥BC?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出这是由等边三角形、圆的对称性和折叠的性质决定的。接着,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 的比值计算,许多同学都肯定了 F 点是△ABC 的外接圆圆心,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