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
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1. 掌握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2. 识记“丝绸之路” 的路线和意义。3. 理解张骞出使西域对民族交往和“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作用。4. 了解西汉对西域的管理。※ 知识梳理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西域含义:今甘肃阳关、①__________ 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西汉初的西域状况:小国林立,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玉门关张骞出使西域在位皇帝:② _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时间:公元前 138 年目的:联络③ __________ 夹击匈奴经过:被匈奴扣留, 13 年后回到长安结果: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时间:公元前 119 年目的:加强与④ __________ 各国的友好往来经过: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结果: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作用:使汉朝和西域的交流日趋频繁,为⑤__________ 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大月氏西域“ 丝绸之路”汉武帝第一次第二次“ 丝绸之路”背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路线:从长安穿过⑥ __________ ,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交流物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⑦ __________ 、石榴、⑧__________ 、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作用: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河西走廊葡萄苜蓿西域都护的设置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时间:⑨ __________地点:乌垒城(今新疆轮台)职能: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 36国,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公元前 60 年※ 同步训练 夯实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 王之涣的《凉州词》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被称为 ( )A. 大秦 B. 西域C. 安息 D. 新疆2. 《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 引进果树品种 B. 推动经济交流C. 加强友好交往 D. 寻求军事联盟BD3.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