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 : 当城中学郭少唤• 1. 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 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 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4. 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学习目标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今辽宁省辽阳市。曹雪芹约于乾隆九年 (1744 年 ) 前后开始写作《石头记》,后来雪芹贫病交迫,乾隆二十七年壬午 (1762 年 ) 又殇子,禁不起丧子之痛,此年除夕 (1763 年 2 月 12 日 ) 雪芹病逝,终年虚岁 48 岁。 曹雪芹生于荣华,中经巨变,历尽沧桑,于世态体味甚深,而又博学通识,才华富赡,胸多波澜,笔无滞碍,才得成此绝世之作。作品简介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著,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全书规模宏大,精心刻画了 400 多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 《红楼梦》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其中称得上典型的也有数十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史湘云、妙玉、贾母、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曹雪芹的《红楼梦》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他对 18 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是现实主义的,而他对宝黛爱情深刻动人的描写、他们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美好的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则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而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曹雪芹对后来社会的奉献!背景链接 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林黛玉出身在一个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