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情分析材料(2007-2008 第二学期)九年级学生情况分析九三班 32 人,九四班 31 人,上期末化学 90 分以上 6 人,不及格 25 人,99 分 2 人,最低分 17 分,平均 62 分,及格率 58% ,优秀率 9.7% ,不是太好,但也不错。这种情况比起期中考试好多了,平均分比期中考试多一倍,及格率翻了一番,说明我的努力有成效。可是九年级的学生是啥水平,教过的老师都知,上课气氛不活跃,老师三遍五遍的启而不发,个别的有思想的也不敢说,让自学是安安静静,让交流也是安安静静,比起往年的学生也太听话了,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多种形式,慢慢地引导,慢慢地培养教育,慢慢地让学生适应,不怕慢就怕不变,不动,不思,不勤,不干。只要干就有效果。有个学生特别让我高兴,他的脑子有问题,各科都是十几分,但化学期中考试45 分,是其他三科的和,我就顺其自然的表扬他几句子,给他最大的鼓励是相信他能进步,他说:“老师,你对我真好,有的老师常年都不给我说一句话,从不问我一声,我觉得化学能学好,因为没有较多的计算题,我还能做出来一些”。我就说:“以后你能学多少就学多少,不会的放过去。把自己想学的学会就行了”。我发现你越不让他多学点,他越学得多,到了期末他竞出乎意外的考了48 分。所以我很高兴。下一步要再改革一下教学方式可能效果也会好的。学生学情分析材料(2008-2009 第一学期)一.学情分析同学们充满了对初中生活的好奇、向往而进入了初一的学习生活。6 年的小学生活好不容易熬到了头,本以为上了初中就可以松口气,没想到远不是那么一回事:有的同学好不容易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新的同学关系,尤其住校生---- 要适应独立生活:自己打水打饭、自己洗衣叠被、自己管理钱物、生病自己照顾自己⋯⋯其二,一开学就是七八门功课齐头并进,每科老师都强调这门课重要,弄得他们抓了这门忘那门,连体育课都要考试,还占升学成绩的三十分,一次次的考试,有部分同学成绩大不如小学那么好,于是觉得自己是否变笨了,从而丧失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而有的在小学成绩平平的同学,成绩却突飞猛进。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同学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常说“适者生存”,那么,我们由小学生变为初中生,应具有哪些适应能力呢?(一)客观方面,我们要弄清小学与初中在课程安排、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