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过程性评价方案一、评价目标2001 年,“以学生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学生评价成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新《标准》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一、评价目标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二、评价原则1.人文性原则:要把学生看作能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给学生以自我发展的空间,挖掘学生自我发展的潜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2.导向性原则:在学生的评价出现问题和偏差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地指导。3.主体性原则:在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形成教师、学生互动、共评的运行机制。4.全面性原则: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5.长期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应给予学生多次机会,使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得到进一步的强化。6.适时性原则:应重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要将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四、评价方法:学期总评成绩 =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1、过程性评价 40%:课堂评价( 15%)+作业评价( 15%)+单元检测( 10%)2、终结性评价60% :计算能力过关30%+操作能力过关15%+解决能力过关15%五、操作方法1.过程性评价 30%:评价项目评价要素评价等级1. 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合作互动、课堂纪律A.好(5 分)B. 比较好(3 分)C 一般(1 分)2. 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主动举手发言,A. 好(5 分)课堂评价10 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有质疑精神,善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和同学讨论数学问题,乐于帮助他人,遵守数学活动秩序。B. 比较好( 3 分)C. 一般(1 分)作业评价10 1. 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