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高鸿业)复习重点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2、国内生产总值 :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市场价值。3、核算 GDP的三种方法 :①生产法②支出法: GDP=C+I+G+(X-M)③收入法: GDP=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5、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两部门经济是由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构成的经济。?总需求 ( 总支出 )=消费 +投资,即 Y=C+I;总供给 ( 总收入 )=消费 +储蓄,即 Y= C+S;?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C+S,即 I=S 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政府的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 (主要是像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 (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总需求 ( 总支出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即Y=C+I+G;总供给 ( 总收入 )=消费 +储蓄 +政府净收入,即Y=C+S+T;?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C+S+T,即 I+G=S+T 7、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I+G+X-M=S+T+K 2 8、名义 GDP和实际 GDP 名义 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 GDP=名义 GDP/GDP核算指数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凯恩斯定律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2. 均衡产出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均衡收入的决定条件:投资= 储蓄?i = s 的含义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回顾: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投资恒等式 I = S ,指的是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实际储蓄。而 i = s 指的是均衡的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同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3.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⑴消费函数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可记为 c=c(y) ,这里 c 表示消费函数, y 代表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收入减少而减少。⑵消费又称为消费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边际消费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