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教案 修改人:林影钗一、 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这篇文章仅有 84 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入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派遣的特殊心境。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悲凉的情怀。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接近一年半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文言文的思想重视程度也较高。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 三、教学目标1、读通文意。2、领悟心境。3、赏析美景。四、教学重难点: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五、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六、教学类型新授课七、教学课时1 课时八、教学步骤:一、 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二、简介作者。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平,让学生摘要做笔记。三、 读熟课文。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四、读懂课文。1、 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2、 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五、读课文,欣赏月景。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7、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六、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1、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