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2014.3)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 87 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 300 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来源:Zx#k.ComC.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D.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2.《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C.青铜器的制造 D.水利工程的兴修3.“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4.清蒋炯《踏车曲》描述了某劳动工具,“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 田 低 田 足 灌 沃 。 不 惜 车 劳 人 力 尽 , 但 愿 秋 成 获 嘉 谷 。 ” 该 工 具 是 ( )A B C D5.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右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6.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男女分工明确 D.田园生活自然悠闲7.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A.农民受到沉重剥削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D.田庄经济自给自足8.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