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期初备课一调研情况反馈二期末成绩总结三规范课堂教学四现代文阅读技巧五今后教学建议一、调研情况反馈(一)成绩:1、语文教师队伍稳定,教师有很强的进取心和责任感。2、骨干教师、全天候教师发挥学科引领作用,部分教学新秀脱颖而出。3、注入了新的血液,高素质的年轻教师加入。4、学校领导重视教师业务提高,教师注重自身能力提升。5、听课过程中没有知识性错误。(二)存在问题1、个别教师观念,态度有待改进。2、课堂教学存在随意性。3、作业布置缺少科学性。4、课堂评价缺少梯度。5、作文批改不认真。期末考试情况总结分数比较(见表格)答题情况可见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二、规范课堂教学(一)教学进度期中考试进度:七年级上册:一、二、三单元、课后古诗一半八年级上册:一、二、五单元、课后古诗一半(二)教学要求1、注重语文的学科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落实。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语文知识点,并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在以往文言文积累本基础上,从七年级开始指导学生整理现代文知识点,完成《语文综合知识积累本》2、重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本学期继续延用并强化“四个一工程”(课前一段话、每天一则新闻、每周一文、每月一本好书)3、扩大学生的视野,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书,师生共同阅读。师生必读书目:七年级上学期:《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八年级上学期:《早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龙应台的《背影》4、几点要求:《语文综合知识积累本》和学生的周记(每周一文代替日记)教师要不定期检查,并留有检查的痕迹。下校时做为作业批改之一项。教师要利用至少两节课时间,进行读书交流,并写入教案。要求学生用各种形式完成读书笔记。(三)作文教学1、提倡有效作文,注重衔接、形成体系。2、科学命题、高效批改、讲评到位、修改及时,具体要求如下:(1)、每学期6次,每单元结束后一次(2)、在教师点评的基础上,任选6次中的一次,按照修改意见重新修改成文一篇。(时间不定)(3)、批语重实效。(指导性、针对性、鼓励性)(4)、批改方式灵活多样(详批、略批、面批,各占百分之十)(5)、反馈及时(不超过一周)(6)、讲评到位(教案中有所体现)(7)、每学期教师下水文不少于2次。3、教学中要注意作文和阅读的深度衔接。4、参考题目:(1)、快乐的成长(2)、成长中也有烦恼(3)、我所崇敬的一位名人(4)、我的一位--(5)、我的爱好(6)、我的探险计划(7)、人类的朋友(8)、我和(某一种动物)(9)————中学语文(四)现代文教学中考现代文考查点及教学策略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二、深入探究,领悟中心三、把握线索,理清层次四、品读文章,理解语句五、把握布局,明晰结构六、赏析写法,品味特色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粗知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致思路,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可采用由浅入深,从先到后的顺序,从文中采摘关键词句,如表明文章思路的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总说句等,进行提炼、筛选、合并、浓缩,从而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如《老王》,教学时引导学生首先思考:1.文章结尾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里的“不幸者”指谁?老王的不幸有哪些?2.老王是如何对待不幸的?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二、深入探究,领悟中心(一)从分析标题入手(二)从分析材料入手(三)从分析首段入手(四)从分析结尾入手(五)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六)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七)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三、把握线索,理清层次(一)怎样才能较快地找出文章的线索?(1)首先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和内容,表现手法。(2)注意文章的标题。(3)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事物。(4)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句。(5)有的文章同时具有两条线索。(二)理清思路的方法1.紧扣情节发展理脉络如《智取生辰纲》杨志慎押金银担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官军上当饮药酒英雄智取生辰纲2.抓住时空转换理层次如《台阶》3.关注情感变化明思路如《珍珠鸟》4.了解结构特点析脉络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四、品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