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以生物课程新标准的“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最想突出的教学处理有两点:一是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二是以实验探究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二)教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微观生命活动,内容比较抽象,几百年来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不断向更深层次揭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本节课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验室或者就在教室沿着前辈科学家走过的足迹,站在当时科学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评价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完成光合作用的整个探究实验过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料、条件、产物和实质等有关知识。(三)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本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一些简单知识,同时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也对于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对于光合作用的实质的发现过程却很陌生。因此,我们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达到 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的目标。初中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他们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原料、条件、产物和实质等知识。能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二)能力目标能通过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及场所的实验过程,进一步体验和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并能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人及动物和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培养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三、教学重点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四、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实验的探究过程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说明环节一:提出探索目标绿叶在光合作用下能否制造淀粉?能否放出氧气?该过程需要什么条件?……探索前各项准备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明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