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动员大会的讲话 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吃透精神,充分认识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改革传统公务用车保障方式,加快建设新型公务用车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公车制度改革的深远意义,切实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改成、改好、改出成效。 (一)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具有显著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一项具体改革,但绝对不是小改革。这项改革有益于破除官本位,有利于节约行政开支,有利于树立改革信用,是具有扳机效应的引领性改革,必须改成、改好。"据不完全统计,2011至 2013 年,全市平均每年直接用于保障公务用车费用达 5000余万元,这些费用支出,已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实行公车改革后,全市每年公务交通总支出为 4500 余万元,资金节支率达到 10.4%.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打造廉洁型机关、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高度,充分认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降低机关行政运行成本,实现公车管理规范透明、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上。 (二)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务用车管理一直是困扰机关后勤保障的一大难事,牵制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挤占了大量的行政经费,而且使用效率低、养护成本高,甚至有时因为质量差异、使用不均等问题,闹出无原则的纠纷和矛盾,给机关后勤保障造成极大的困扰。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公共交通出行有了极大的改善,车辆租赁市场和出租车市第 1 页 共 5 页场已基本形成,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不仅十分必要,时机也十分成熟。因此,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助于规范政府职务消费行为,有助于推进政府后勤的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三)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顺应民意、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公车是领导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特权的标志,许多人把公车当作一种级别待遇,当作炫耀身份的本钱,在车辆配备使用中争相攀比,不断追求豪华配置和舒适标准。因此,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首先就要改掉公车使用过程中的特权思想和封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