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 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 11.背景。(1)战国时期,诸侯继续争霸,宗法制、分封制进一步遭到破坏。(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2.经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标志: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问题导思 1】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主要有哪些?提示:历史条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重用人才,措施得当。 【预习检测 1】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D)A.公元前 2 世纪早期 B.公元前 2 世纪晚期C.公元前 3 世纪早期 D.公元前 3 世纪晚期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 221 年,即公元前 3 世纪的晚期,故选 D 项。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主要内容)1.创立皇帝制度。(1)目的:树立自己的权势和地位。(2)确立:自称“始皇帝”,世代世袭;总揽天下大权。(3)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显示地位的不可僭越)。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主要官职及职权。官职职权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诸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2)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各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3)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3.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1)历史渊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设郡县。(2)概况。① 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② 郡守、县令(或县长)分别是郡、县最高行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③ 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令或县长治理民众。④ 形成郡—县—乡、里的地方行政体制。(3)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4.其他配套措施: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制订法律等。【问题导思 2】 秦王嬴政创立皇帝称号和全面废分封、推行郡县制的主要意图是什么?提示:主要意图:创立皇帝称号是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建立至高无上的权威,神化皇权。全面废分封、推行郡县制是为了防止分裂割据、适应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预习检测 2】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B)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