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对应学生用书 P75 [学业达标]1.1949 年初,毛泽东和周恩来曾联名致电宋庆龄:“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宋庆龄)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要( )A.商讨国共的合作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筹备建立新中国 D.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 C解析 材料所选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邀请宋庆龄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这次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筹建新中国。故选 C 项。2.下表是出席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 662 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答案 A解析 从新政协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中可知,代表来自不同的党派、区域、团体等,来源具有广泛性,故 A 项正确。题中数据未列举中共代表的人数,无从得知其地位,故 B 项错误;《共同纲领》规定,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 C、D 两项错误。3.“这是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经验,而制定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刘少奇评价的这一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总结了中国人民在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经验,而制定出来的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为筹备新中国成立,召开了第一届政协会议,颁布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和施政纲领作用,故 B 项正确。A 项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故排除;C 项于 1954 年颁布,此时新中国已成立,故排除;D 项于 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规定国家政府组织形式,与题意无关,故排除。4.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李金河说:“……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文明转型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