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知识梳理一、历史性的跨越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邓小平“南方谈话”(1)时间和内容:1992 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践;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2)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中共十四大: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3 年 11 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3.中共十五大(1)时间、地点:199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主要内容:这次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还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3)意义:中共十五大有关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知识导学1.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背景,理解两者的重要意义:20 世纪 80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到巨大挫折。同时,国内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关键时期。在这样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给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国特色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