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 2 课时[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世官制:将官职限制在________范围内,由贵族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1)含义:是由地方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概况:①兴起于西汉时期。②演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____________,即九品官人法。(3)评价:①其考选对象、内容、方式、程序体现出封闭的特征;②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1)含义:隋唐以后实行的________选官的制度。(2)特点: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3)评价: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官员的来源和文化素质,为__________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________风气的形成;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__________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二、行省的设置1.秦汉至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1)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________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州。(2)唐代为____、____、____三级。(3)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则为____、____、____。2.元代行省的设置(1)设立:在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________”;一是__________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职责: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其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________;军政要务则需呈报________;行省官员不能擅自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向皇帝述职。(3)中央对行省的控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__________等形式加以控制。3.行省设置的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__________,较好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先秦的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D.世袭——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2.下图榜单中获得进士出身的人所通过的途径是( )A.毛遂自荐B.立军功授爵C.凭才学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3.1855~1870 年英国对文官制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