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讲 1894~1900 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探索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1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3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4义和团运动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5义和团对清廷的警惕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解析:C “新约”是指《马关条约》,“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指的是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输此巨款”指赔款两亿两白银,“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建设工厂,方便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结束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是《南京条约》,故 A 项错误;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是《南京条约》,故 B 项错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 C 项正确;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故 D 项错误。2.(2018·湖南长沙摸底)“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材料旨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A.并未表明洋务运动的破产B.充分体现清政府腐朽落后C.促使近代化进程首次转移D.促进洋务运动的深入发展解析:C 材料中“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表明由学习西方的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制度,也就是近代化进程的首次转移,C 项正确。3.(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D 从材料中的“清王朝”“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抵抗意识全部丧失,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项正确。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