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强化练 28 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8·3 浙江十校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1984 年,新的一次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物理学家邓稼先欣喜地写道:“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此前 20年我国在核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有( )①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结合所学 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①正确;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故②正确;1958 年,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时间不符,故③错误;1970 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不属于核技术领域,故④错误,A 项符合题意。2.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A.催生了启蒙运动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C.普及了无神论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人们因而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得出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这种理性思考正是后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理性,故 A 项正确;牛顿的三大定律属于物理学领域,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牛顿的三大定律动摇了上帝的地位,题目设问的是“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更侧重的是人们的理性思考,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与题目的设问不相符,故 D 项错误。3.(2015·10 浙江选考)1919 年,英国科学家率领日全食观测队在巴西和非洲拍摄的恒星照片,证实了“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 1.7 秒的偏转”的科学预言。这一预言提出的依据是( )A.开普勒天体力学B.牛顿经典力学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D.普朗克量子理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依据材料可知 1919 年,英国科学家证实了“遥远的星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发生 1.7 秒的偏转”,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爱因斯坦在1916 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中提出的三大预言之一,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与题意不符。4.20 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