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后课时作业[学业达标]1.有人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收回了一战期间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C.斗争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D.坚决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故 A 项错误;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山东问题成为悬案,中国没有收回一战期间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B 项错误;五四运动使“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直接目标得以实现,但不是其彻底性的表现,排除 C 项;彻底性是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故D 项正确。2.最能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特点的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C.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D.学生和工人充当了反帝反封建的先锋答案 A解析 五四运动主要是针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出五四精神,A 项正确。B 项是五四运动之前;C 项是五四运动后;D 项不符合题意。3.1919 年继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由此可见( )A.戴季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C.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中国得到广泛传播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戴季陶思想发生改变答案 C解析 戴季陶只是“尝试用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伦理问题”,A 项错误;以俄为师是当时马克思主义者的一种追求,并非所有的知识分子,B 项错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对国民党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C 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于 1924 年国民党一大,D 项错误。4.以下是近代外交家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演讲词:“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所以,我们拒绝签字!”此举是为了( )A.抗议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B.反对盟国损害中国的利益C.要求西方尊重中国的信仰D.建议列强支持中国的抗战答案 B解析 材料“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我们拒绝签字”说明当时中国对于西方盟国损害中国山东利益进行反对,故 B 项正确。A 项是 1898 年,材料是 1919 年五四运动时期;材料中不是要求尊重中国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