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6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6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6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6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6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高考题组】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1.(2015·全国卷Ⅰ·T27)表 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表 1 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选 B。理解经济重心南移与文化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科举考试状元南北人数的变化,无法体现理学的影响力扩大。B正确选项表格内容体现了唐朝到清朝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造成了文化格局的变化。C本身错误的选项宋元之后,经济重心实现南移,但中原经济并未急剧衰退。D本身错误的选项明清都城在北京,政治重心南移说法错误。2.(2015·全国卷Ⅱ·T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选 C。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据所学知识,唐宋时期的耕作技术已有很大进步,如江东地区的曲辕犁、稻麦轮作技术、筒车等,这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故 C 正确。坊市制度瓦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而不是动力,故 A 不正确。土地集中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故 B 不正确。海外贸易的拓展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故 D 不正确。3.(2015·天津文综·T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解析】选 B。由题干材料中“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傍一人执耧”“种乃自下”等信息可知,该农具为播种工具耧车,故 B 正确。A 为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D 为曲辕犁,C 为灌溉农具翻车,都不符合题干要求。4.(2014·福建文综·T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右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解析】选 C。整合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可以发现,明清皇帝到先农坛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均在开春,亦即春耕农忙时节。联系到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史实,作为一国之君,其政治姿态实际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6.16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