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7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7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7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7·浙江绿色教育联盟学考押题)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 B解析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将无敌于天下。2.(2017·浙江绿色教育联盟学考测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答案 B解析 孔子是“仁”的思想;孟子是“仁政”思想。故选 B。3.(2017·浙江绿色教育联盟学考测评)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A.君权神授 B.以民为本C.天命有常 D.天人感应答案 B解析 主张“君权神授”的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家董仲舒而非战国时期的孟子,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表明孟子极为重视“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故 B 项正确;“天命有常”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哲学观,故 C 项错误;“天人感应”同样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故 D 项错误。4.(2017·浙江绿色教育联盟学考评估)“少则得,多则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观点出自先秦(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 A解析 材料通篇讲的都是“少”与“多”、“得”与“惑”、“损”与“益”之间的一种相互转换,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明显是春秋时期道家老子的思想观点,故 A 项正确。5.(2017·金华名校联盟学考交流)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 B解析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既符合“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也符合“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故 B 项正确。6.(2017·浙江学考满分加餐练)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训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