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十二)(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6·河北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已经走向全面崩溃B.季孙拒绝出兵是为维护宗法制C.孔子伐齐是因为反对暴政D.孔子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解析:选 D。依据材料关键语句“陈恒弑其君”,“告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遭到拒绝”,表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分封制已经逐渐瓦解,孔子出兵请求遭到拒绝,说明其克己复礼的理想难以实现,故 D 项正确。2.(2016·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编撰《诗经》的目的在于( )A.弘扬传统诗歌艺术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维护分封制的存在D.加强社会的礼乐教化解析:选 D。材料主要涉及礼乐教化,“……取其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说明了孔子编撰《诗经》主要是为了加强礼乐教化,故 D 项正确。3.(2016·山东临沂高三模拟)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儒家 B.道家C.墨家D.法家解析:选 B。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既符合“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也符合“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故 B 项正确。4.(2016·石家庄高三复习教学质检)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 孔子 韩非子B.墨子 孔子 老子C.孔子 韩非子 墨子D.孔子 韩非子 老子解析:选 D。本题考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