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版SPSS方差分析案例实例VIP免费

完整版SPSS方差分析案例实例_第1页
1/4
完整版SPSS方差分析案例实例_第2页
2/4
完整版SPSS方差分析案例实例_第3页
3/4
SPSS第二次作业——方差分析1、案例背景:在一些大型考试中,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和一致性,通常针对一些主观题,都采取由多个老师共同评审的办法。在评分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信息不可见,同时也无法看到其他评分, 保证了结果的公正性。 然而也有特殊情况的发生, 导致了成绩的不稳定,这就使得对不同教师的评分标准考察变得十分必要。2、案例所需资料及数据的获取方式和表述,变量的含义以及类型:所需资料:抽样某地某次考试中不同教师对不同的题目的学生成绩的评分;获取方式:让一组学生前后参加四次考试,由三位教师进行批改后收集数据;变量含义、类型:一份试卷的每道主观题由三名教师进行评定,3 个教师的评定结果可看成事从同一总体中抽出的3 个区组,它们在四次评定的成绩是相关样本。表 1 如下:3、分析方法: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四个总体的平均数差异进行综合性的F 检验。4、数据的检验和预处理:a) 奇异点的剔除:经检验得无奇异点的剔除;b) 缺失值的补齐:无;c) 变量的转换(虚拟变量、变量变换) :无;d) 对于所用方法的假设条件的检验: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检验。正态性,用 QQ 图进行分析得下图:教师题目1 2 3 a 27.3 28.5 29.1 b 29.0 29.2 28.3 c 26.5 28.2 29.3 d 29.7 25.7 27.2 得到近似满足正态性。对方差齐性的检验:用 SPSS对方差齐性的分析得下表: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分数Levene Statistic df1 df2 Sig. .732 2 9 .508 易知 P〉0.05,接受方差齐性的假设。5、分析过程:a) 所用方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b) 方法细节:单因素方差分析第一步,提出假设:H 0:μ1=μ2=μ3;(教师的评定基本合理,即均值相同)H 1:μi(i=1,2,3)不全相等;(教师的评定不够合理,均值有差异)第二步,为检验 H0是否成立,首先计算以下统计量:1,计算水平均值及总体均值:表 2 三位教师评选结果的均值2-计算平方和和自由度:总离差平方和: SST=211)-(kinjiijxx=16.947,自由度为 n-1=11 组内离差平方和: SSE=211)x-(ikinjiijx=16.275,自由度为 n-k=9 组间平方和: SSA=211)-(kinjii xx=0.672,自由度为 k-1=2 3-计算均方:MSA=1SSAk=0.336 MSE=knSSE =1.808 4-计算检验的统计量F:F=MSEMSA ~F(k-1,n-k) 计算 F=0.186 将结果汇集到表中:教师题目1 2 3 a 27.3 28.5 29.1 b 29.0 29.2 28.3 c 26.5 28.2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版SPSS方差分析案例实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