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版WB原理、步骤及总结,推荐文档VIP免费

完整版WB原理、步骤及总结,推荐文档_第1页
1/6
完整版WB原理、步骤及总结,推荐文档_第2页
2/6
完整版WB原理、步骤及总结,推荐文档_第3页
3/6
实验原理蛋白质印迹是把电泳分离的蛋白质转移到固定基质上,然后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特异性的蛋白分子的技术,包括三个部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转移,免疫印迹分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SDS是阴离子去污剂,能断裂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分子去折叠, 破坏其高级结构。SDS与大多数蛋白质的结合比为1.4:1 ,由于 SDS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与蛋白质结合时掩盖了不同种类蛋白质间原有的电荷差别,使各种蛋白质带有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形似长椭圆棒,蛋白迁移率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因此,利用相对分子质量标准蛋白所作的标准曲线,可以求得未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电泳后蛋白质分子嵌在凝胶介质中,探针分子很难通过凝胶孔,将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定基质上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免疫检测分析。方法有两种: ①水平半干式转移即将凝胶和固定基质似三明治样夹在缓冲液浸湿的滤纸中间,通电10~30min 可完成②垂直湿式转移即将凝胶和固定基质夹在滤纸中间,浸在转移装置的缓冲液中,通电2~4h 或过夜可完成。固定基质通常有硝酸纤维素膜、聚偏二氟乙烯膜和尼龙膜。蛋白质转移到固定化膜上之后,通过蛋白质染料如丽春红S 检测膜上的总蛋白,或用考马斯亮蓝检测凝胶上的蛋白剩余量,以验证转移是否成功。 用抗体作为探针进行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检测抗原蛋白,分为 4 步:①用非特异性、 非反应活性分子封阻固定化膜上未吸附蛋白的自由结合区,以防止作为探针的抗体结合到膜上,出现检测时的高背景②固定化膜用专一性的一抗温育,使一抗与膜上的抗原蛋白分子特异性结合③酶标二抗与一抗特异结合④加入酶底物,适当保温,膜上便可见到颜色反应,检测出抗原蛋白区带。主要溶液10%分离胶水 3.3mL 、30% 丙烯酰胺混合液 4.0mL 、1.0mol/L Tris(pH8.8)2.5mL、10% SDS 0.1mL、10%过硫酸铵 0.1mL、TEMED 0.004mL 5%浓缩胶水2.7mL 、 30%丙 烯 酰 胺 混 合 液0.67mL 、 1.0mol/L Tris0.5mL 、10%SDS0.04Ml/10%过硫酸铵 0.04mL、TEMED0.004mL 1×Tris – 甘氨酸电泳缓冲液 Tris碱 3.03g 、甘氨酸 18.77g 、SDS 1g,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 2×SDS凝胶加样缓冲液 Tris-HCl(pH6.8) 100mmol/L ,β - 巯基乙醇 10%,10%甘油, 0.01%溴酚蓝, 10%SDS 转移缓冲液 Tris 2.45g,甘氨酸 11.25g ,甲醇 100mL,加去离子水至 1L TB...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版WB原理、步骤及总结,推荐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