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滴小事做起,在细节处理中实践生本课堂数学组“生本课堂”讲座 孔令法去年开学初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周长》这节课时,我预设了一些活动:“活动一: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活动二: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活动三:⑴出示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⑶学生独立完成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活动四:周长的概念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⑵学生说一说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教师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借了软尺、钟面、送小孩儿上学的途中也找了好几种不同形状的树叶……这些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操作探究的空间,教师也给了他们操作探究展示的时间。预想是一节比较完整的,符合生本课堂基本要求的课,可是学生的表现却让老师很失望。学生按小组很快进入讨论状态,讨论的非常热烈。我巡视时感觉到大部分学生非常投入,组长负责协调,也很认真。但是,偶尔有学生来告状,说某某不认真讨论,在那里说笑。我对个别学生作了批评。汇报阶段,由于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举手的同学相当多,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令人惊喜地举起了手。这是唯一欣慰的地方。在同学发言时,却出了状况。少部分同学在认真地听讲,大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听讲,一种是学生也想发言,可是他们十分心急,在别人发言时没有认真听。他们通过喊叫、摇晃手臂等方式希望引起老师注意,希望老师能叫他们发言;第二种是学生平时习惯就不好,属于“学困生”。他们以前就不认真听讲;第三种是组长,为了让学困生认真听讲,他们不时提醒。有的组长声音较大:“安静”“别说了”、“别玩了。”还有的拍打不听讲学生的胳膊,提醒他们注意,结果引起他们的反击,结果造成打斗。一节课老师都在维持纪律,组织教学,感觉非常累,而且课堂教学效果很差。由此可鉴,遵守课堂纪律,倾听他人发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生本课堂中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生本课堂的基本要求。如何完成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