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幼儿总是不停的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动动手、伸伸腿或作小动作,自由地奔跑等。同时,幼儿也在不停地积极地运用他的各种感觉器官中班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对生活环境已经比较熟悉,也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因而,中班幼儿显得比小班幼儿自由放松、活泼好动、甚至无拘无束,不再像小班幼儿那么听话、乖巧和服从老师、家长,家长通常会觉得中班幼儿“难以驾驭”。他们一般表现表现特征有:1、喜欢与人交往,特别是开始喜欢与同伴交往,对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触者都 能形成亲近的情感。 2、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能区分“你”、“我”、“他”,但不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发生纠纷需依靠成人的指导以协调交往。 3、他们社会性的发展既受年龄因素影响,又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2 岁-3 岁的小班幼儿开始具有最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作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 那么经过一个月的接触我发现班上的小朋友也出现类似的现象。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培养幼儿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在日后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友好处理事情的方式,请家长们及时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和在园与同伴相处情况,以便家长和教师及时找出孩子在该段时间的教育重点。家长们在家时可以这样跟孩子去沟通,如: 1、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快乐的事? 2、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3、你听见了/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4、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优点? 你们的态度,你们的言语对他们来讲是非常的重要。这不仅对孩子的认知有帮助,对他的心理健康更是受到影响。 父母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提问时最好使用开放性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有没有”这类封闭性的语言。因为,封闭性的提问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孩子的思维,而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也会得以发展。同时,这样的提问还能练就孩子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