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就义于轩亭口读后感 一、我一女子,死后万勿剥我衣服: 二、请为我备棺材一口; 三、我欲写家信一封。”李钟岳一一应允。秋瑾遂不言语,从容步行,赴轩亭口,凌晨 4 点就义,年仅 31 岁。7 月 24 日移骨安葬西湖。 “哎,一位巾帼英雄就这么离我们而去了。”我合上书叹息着,陷入了沉思:肌如白雪,眉宇如翠,巧目盼兮,人们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江南女子的美,如果说女人是水做的,那么你就该是水乡绍兴的那一泓碧绿中凌波出的芙蓉。你是著名的女英雄,你勇敢地冲破束缚,走上革命的道路,最后为革命献身。你这种为理想,为国家执著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长大一定会报效祖国,让祖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一代的少先队员在队旗下宣誓。“我们永远不会让祖国倒下。”安息吧,秋瑾女士,你的精神将永远照在每位炎黄子孙心上,照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第二篇:【纪念秋瑾英勇就义 110 周年】 鉴湖女侠诗怀【纪念秋瑾英勇就义 110 周年】 鉴湖女侠诗怀 穿过纷纷扰扰的细雨,躲开喧哗繁杂的商铺,我走近绍兴闹市区的古轩亭口。只见汉白玉塑就的鉴湖女侠秋瑾默默地立于晨光之中,素面朝天,目如秋水,长裙曳地,丰仪飘然,周遭无点缀,惟有秋瑾革命烈士纪念碑高耸于川流不息的解放路正中央,路边有牌坊标示:古轩亭口。 我的眼前浮现起 110 年前,血雨腥风的那个春夏之交。 是日,曙色未破,晨曦惨淡,正是黎明前黑暗浓重的时刻,伤痕累累的秋瑾被双臂背缚,脚锁重镣,她傲然地挺胸抬头,从容不迫地走向这里——古轩亭口。一身白衫沾满血迹在晨风中狂舞,喷火的双眼直视着武装到牙齿的清兵,面对刽子手提着的那柄明晃晃的砍刀,秋瑾竟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在那冰凉的刀锋逼近她的头颅时,她依然淡淡地微笑着,秋瑾绝然第 1 页 共 5 页相信,此刻的微笑是平生笑得最好的一次……她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写下了最后一首诗篇,实现了生前“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的誓言。绍兴古轩亭口,从此因鉴湖女侠秋瑾而名扬四方。 历史永远地刻下了这一天,1907 年农历六月初六。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杰出的爱国英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英勇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时年 33 岁。 在那个翻天覆地的变革时代,风云际会,英雄辈出,而秋瑾绝对称得上中国近代史上无可替代的女英烈、一个顶天立地的奇女子。柳亚子先生有诗为证:“已拼侠骨成孤注,赢得英名震四方”(《吊鉴湖秋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