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undanceofmRNAmRNA丰度:每个细胞的平均mRNA分子数。2.abundantmRNA高丰度mRNA:由少量不同种类mRNA组成,每一种在细胞中出现大量拷贝。3.activator激活因子:能激活基因表达的蛋白质,通常是作用于启动子从而激活RNA聚合酶。在真核生物细胞,它所结合的启动子序列称为应答元件。4.antisensestrand(Templatestrand)反义链(模板链):转录过程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模板DNA单链。antitermination抗终止:转录控制的一种机制,它能防止在特定的终止点终止,使RNA聚合酶能通读终止点后面的基因。5.autosplicing(self-splicing)自我剪接:具有自我催化能力,将自身的某些部位切除的现象称为自我剪接。在酵母和真菌的线粒体mRNA和tRNA前体加工、叶绿体的tRNA和rRNA前体加工、某些细菌病毒的mRNA前体加工中都发现了自我剪接现象。6.alternativesplicing可变剪接:大多数真核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前体是按一种方式剪接产生出一种mRNA,因而只产生一种蛋白质。但有些基因产生的mRNA前体可按不同的方式剪接,产生出两种或更多种mRNA,即可变剪接。7.basalfactor基本转录因子:RNA聚合酶在所有的启动子上形成起始复合物所需要的一种转录因子,这些因子称为TFⅡX,其中X是数字。8.cistron顺反子:能够编码有功能RNA的DNA片断,其编码的一部分RNA能够编码多肽链。9.codingstrand(Sensestrand)编码链(有义链):转录过程中,与mRNA有相同序列的DNA单链,它与代表遗传密码的蛋白质序列相关。10.cis-actingsite顺式作用位点:只影响处于同一DNA或RNA分子上的活性的序列,此性质通常暗示该位点不编码蛋白质。11.cis-actingelement:真核生物启动子和增强子等是由若干DNA序列元件组成的,由于它们常与特定的功能基因连锁在一起,因此被称为顺式作用元件。这些DNA序列组成基因转录的调控区,影响基因的表达。12.corepressor辅阻遏物:辅阻遏物是在可阻遏系统中产生阻遏作用的小分子物质,多数情况是与特异的阻遏物蛋白结合后,参与其本身生物合成或有关代谢酶形成的一种特异的阻遏物质。如:大肠杆菌的色氨酸合成系统的酶系统是一种抑制性酶,这时的辅阻遏物就是其最终产物色氨酸本身。色氨酸与对色氨酸操纵子特异的阻遏物蛋白结合后,就成为有活性的阻遏物,与色氨酸操纵子的操纵基因结合后,可阻止mRNA的转录,因而抑制了该酶系统的合成。13.corepromoter核心启动子:能够使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的最短序列,通常比一个带有额外元件的启动子要短得多。对于RNA聚合酶Ⅱ来说,核心启动子是能够与基本转录装置结合,包括InR和TATA盒两个元件的序列,通常在40bp左右。14.coactivator辅激活因子、辅激活蛋白:激活因子与基本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所必需的一类因子,它不与DNA结合,却是转录的必要条件。DNApolymeraseDNA聚合酶:在DNA模板指导下合成子代DNA链的酶,主要在修复或复制时发挥作用。15.Chromatinremodeling染色体重塑:通过耗能的核小体置换或重建活动,改变染色质结构,同时伴随着某些基因转录的激活。16.C-value:C值是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C-valueparadoxC值矛盾:物种的C值与其编码潜能之间缺乏对应关系。在某些物种中表现出DNA与进化程度正相关,而在某些物种中则无此规律甚至截然相反。17.chromosomewalking(染色体步移):连续分离携带重叠DNA序列的克隆,使染色体大部分被覆盖。步移通常用于获得某个感兴趣的位点。18.deoxyribonuclease脱氧核糖核酸酶(DNAase):攻击DNA化学键的酶,可以切开单链或双链。19.exonucleases核酸外切酶:每次可从核酸链一头切割一个核苷酸的酶,特异性针对DNA或RNA的5’或3’端。20.endonucleases核酸内切酶:切割核酸链内的化学键,特异性针对RNA或单链、双链DNA。21.exon外显子:断裂基因中能够流传到成熟RNA中的任意片段。22.enhancer增强子:(位于离转录起始点较远的位置上,具有参与、激活和增强转录起始功能的序列元件。)是一个顺式作用元件,能够提高一些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利用率,并能够在启动子任意方向和任意位置(上游或者下游)起作用。23.enhanceosome增强体:转录因子与增强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