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现状及建议报告 关于 XX 市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现状及建议调研报告 民生十条”举措事事涉及群众基层生活,事关群众吃、穿、住、行和生活环境改善,都是为百姓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民生十条”的推出,实际上为“十二五”时期重庆民生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本框架。“十大民生工程是指: 1、建设公租房和解决进城农民工的户籍问题,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两翼”农户万元增收 4、农村留守儿童等方面的关爱计划 5、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6、医疗卫生向基层倾斜, 7、发展微型企业 8、校园民警和 500 多个交巡警平台, 9、“森林重庆”、10.“三项制度”、 公租房。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建设 30000 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 50 多万户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住房是当前头等民生大事。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住房体系,实现城镇住房“低端有保障、终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三年建成30000 万平方米公租房,加上几几年旧 XX 县区改造中的危旧房、“城中村”、棚户区等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安置房,力争解决占城镇人口 30%的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难问题。促进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群众自住性购房,抑制投机性炒房和豪宅,综合运用规划约束、土地供给、信贷税收等手段,控制房价过快上涨。 “两翼”万元户增收。农民是建国以来,工业化的直接支持力量,可以说没有农民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城市繁荣,饮水思源,为农民投入就是回报恩情,是天悦人乐的善事。 实施万元增收工程,是“两翼”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以深化林权改革为动力,支持“两翼”农户发展林果、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政府筹资 100 亿投入万元增收工程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引导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转喻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新苗,派 1 万名农技人员下乡从事技术服务,建成 100 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和 1000 个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点,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力争“两翼”农林总产值达 1000 亿元,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收入由 1.5 万元增收至 2.5万元以上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是是反映社会文明的核心领域,一个城市的风貌对居住其间的个体有形无形的熏陶,是提升市民气质的重要渠道。森林覆盖率达 40%,XX 县区绿化率达到 35%,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打造西部最优的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