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讲稿2018 年 10 月 1 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正式施行。这一《条例》是“第四代”升级版,是继 2015 年《条例》修订后的再次修订。党中央对新修订的《条例》非常重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认真遵照执行。所以今天,我按照中央要求,给大家介绍 2018 年《条例》的修订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背景中国共产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一直以来,我们党对纪律建设都非常重视。早在 1997 年 2 月,中央就曾发布实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2003 年 12 月 31 日,《条例》正式发布施行。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2003 年《条例》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纪法不分的问题,2003 年《条例》中的许多规定都与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重复。2015 年 10 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一是从原来的 3 编、15章、178 条、24000 余字缩减为 3 编、11 章、133 条、17000余字;二是将违纪种类由原来的九大类整合为六大类,即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三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去除与国家法律重复的内容,实现纪法分开;四是把政治纪律细化、具体化,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一些要求转化为纪律规范。比如,2015 年《条例》体现了整治“四风”的要求。再比如,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规定的“8 个禁止”“52 个不准”列入第八章,给党员干部划出了行为红线。2015 年 10 月,在《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条例》一起发布。可以说,廉洁自律准则是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而《条例》则是党员和党组织不能触碰的红线和底线。由此可见,2015 年《条例》相比原来作了比较大的修订,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首次修订。2018 年 8 月,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条例》,并决定于 10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这是继 2015 年《条例》修订后的再次修订,也是党的十八以来的第二次修订。那么,为什么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对《条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