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是幼儿在成长阶段必然经历的一种过程,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较大,不仅会给他人和集体造成伤害,而且还会使幼儿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负面态度,甚至会给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阻碍。当今社会中的许多人缺乏对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了解,这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攻击与暴力问题日趋严重,有关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更加受到社会以及研究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介绍了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概念等,通过研究相关文献,总结出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及表现,进而从家庭、幼儿园、社会这三大方面对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讨论,从而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目的是让 3-6 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得到预防和矫正。家长、幼儿园、社会无论面对何种攻击性行为,都必须要客观看待,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采取爱与尊重的原则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关键词: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解决策略目 录摘要 I 1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2.1 研究目的 2 1.2.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内研究现状 2 1.3.2 国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内容 2 1.5 研究方法 2 2 相关概念界定 2 2.1 攻击的概念 2 2.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2 2.3 亲善行为的概念 2 3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 2 3.1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2 3.1.1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年龄特点 2 3.1.2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2 3.2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2 4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2 4.1 家庭方面 2 4.1.1 遗传因素 2 4.1.2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2 4.1.3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2 4.1.4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2 4.2 幼儿园方面 2 4.2.1 同伴关系 2 4.2.2 教师的教学特点及行为方式 2 4.2.3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 2 4.2.4 幼儿园环境 2 4.3 社会方面 2 4.3.1 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 5 3-6 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决策略 2 5.1 家庭教育措施 2 5.1.1 掌握幼儿的个性特征 2 5.1.2 转变教育观念给予幼儿爱的关怀 2 5.1.3 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2 5.1.4 家园合作共同干预 2 5.2 幼儿园教育措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