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书谱古今文对照版VIP免费

书谱古今文对照版_第1页
书谱古今文对照版_第2页
书谱古今文对照版_第3页
孙过庭《书谱》古今文对照版 张忠田校编 书谱卷上 (第一篇)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z hi)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书谱卷上 (第一篇) 说起自古以来善长书法的人,汉、魏时期,有钟繇、张芝的超绝,到晋末都称赞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精妙。王羲之说:‚当下遍寻诸家名书,钟繇、张芝确实超逸绝尘,其余的就不值得品赏了。‛可以说,钟繇和张芝之后,羲献接续了他们。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不相上下,或者说超过他。比之张芝的草书,譬若大雁前后飞行。然而张芝技艺精熟,相传他经年临池不缀,洗笔把池水全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专心致志,未必赶不上他。‛这是推举张芝、自认超越钟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书法,在专门擅长方面,虽然未达到前人水准,但能兼通各种书体,所以是无愧于前面评述的。 有评论者说:‚书坛这四位先贤,从古古质而今研。”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 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书,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谢安索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到今堪称超绝。然而还是今人不及古人,古人的书风质朴,今人的格调妍媚。‛质朴的品性是特定时代造成的,妍媚的格调也是时风影响的结果。虽然书写契刻,适合以记录语言,然而由醇厚变为淡薄,由质朴变为浮华,古今流变沿革,这种规律是正常的。可贵的是能学古又不背离时代变化,尚今又不致出现一味浮华的毛病。所谓‚文采与质朴适度,才是君子高雅的风度‛。何必闲臵着雕刻华美的宫室去住古人的洞穴,弃舍精致的宝辇而乘坐原始的牛车呢? 评者又说:‚献之的书法赶不上羲之,就像羲之的不如钟繇、张芝一样。‛或许这已评论到要领,但还未能详尽说出它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辰+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出售各种文档和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