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萍膝关节前韧带损伤解剖前、后交叉韧带交叉关系的简单记忆法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常见损伤体位:过伸、旋转或外翻应力特点:患肢均有膝部遭受强大的暴力而致伤。受伤时患者自觉关节内有撕裂感。伤后关节疼痛剧烈,肿胀迅速,活动困难。抽屉试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断裂的韧带重建后的韧带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特殊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以绳肌力量锻炼为主腘以绳肌力量锻炼为主腘站立位,踝关节捆绑沙袋3~10kg小腿向后屈膝抬起持续小腿向后屈膝抬起持续66秒秒再放松回到站立位,再放松回到站立位,33次次//日日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一一..早期:炎性反应期(早期:炎性反应期(0—10—1周)周)二二··初期:(初期:(2—42—4周)周)三三··中期:(中期:(55周周——33个月)个月)四四··后期:(后期:(44个月个月——66个月)个月)五五..恢复运动期恢复运动期(7(7个月个月-1-1年年))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功能恢复关节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前交叉韧带损伤机制患者平卧床上。膝屈曲患者平卧床上。膝屈曲9090度,双足平置于床上,保持放松。检查者坐于床上,度,双足平置于床上,保持放松。检查者坐于床上,抵住患者双足使之固定,双手握住膝关节的抵住患者双足使之固定,双手握住膝关节的胫骨端,向前方拉小腿,如出现胫骨端,向前方拉小腿,如出现胫骨前移比健侧大前移比健侧大5mm5mm为阳性,为阳性,特殊康复训练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一、早期:炎性反应期(术后1~7d)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训练、早期负重、早期活动度训练,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ACL术后体位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二、初期:(术后2~4周)目的: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改善步态稳定性。能力及改善步态稳定性。㈠术后㈠术后22周:开始指导自行屈伸周:开始指导自行屈伸㈡术后㈡术后33周:努力托拐行走周:努力托拐行走㈢术后㈢术后44周:努力练习正常步态周:努力练习正常步态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三、中期:(5周—3个月)目的: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㈠术后㈠术后55周:周:开始患侧单腿开始患侧单腿45°45°位位半蹲屈伸膝半蹲屈伸膝练习练习㈡术后㈡术后8—108—10周:周:逐渐保护下全蹲逐渐保护下全蹲㈢术后㈢术后1010周周——33个月个月::每日俯卧屈曲使足跟每日俯卧屈曲使足跟触臀部,持续牵伸触臀部,持续牵伸1010分钟分钟//次。次。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四、后期:(4个月—6个月)目的: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俯卧及站立位勾腿练习俯卧及站立位勾腿练习..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膝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流程五、恢复运动期:(7个月-1年)目的: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及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剧烈活动,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或专项训练。通过测试,患健关节度达正常,肌力达健侧通过测试,患健关节度达正常,肌力达健侧85%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