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苟振伟1民事诉讼法一、民事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诉讼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与民事诉讼参与人诉讼活动,调整法院与诉讼参与人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事诉讼法是民事诉讼制度化的结果。民事诉讼法是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民事诉讼法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的专门用于规范民事诉讼制度的民事诉讼法法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不仅包括民事诉讼法法典,而且还包括宪法、其他法津、法规中有关民事诉讼制度的规范。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由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对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者重要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①诉讼权利平等的原则;②同等与对等的原则;③法院调解的原则;④辩论原则;⑤处分原则;⑥检察监督原则;⑦支持起诉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包括:①合议制度;②回避制度;③公开审判制度;④两审终审制度。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进行的下列民事案件:①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民事实体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如房产纠纷、合同纠纷案件、侵害名誉权、肖像权案件等;②因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如企业破产案件、劳动合同纠纷等;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④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⑤按用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二、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分为: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一)第一审程序1.第一审普通程序普通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所适用的程序,也是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进行第一审民事诉讼通常所遵循的程序。普通程序是最为完整的基础性程序,其他程序没有具体规定时,可以参照普通程序的相关规定处理。普通程序分为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等几个阶段构成:(1)起诉和受理。起诉是民事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法保护的行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