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广告二十一大误区误区一:买2/3 的火车票如果你买 2/3 的火车票,就不能到达目的地。很多企业忽视广告有着明显的滞后效应这个事实,第一天打广告,恨不能第二天就能上销量,殊不知广告的启效时间已从以前的三周变成现在的三个月。如果你不能坚持,那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很多企业匆匆忙忙地上广告,又匆匆忙忙地停广告,大把的广告费打了水漂。在批评脑白金广告投放无节制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它至少比只花 2/3 的广告费永远不到位要好。有人,尤其广告界的某些高手十分不屑于脑白金的广告。就创意和制作而言,确实是有些问题。但策略和投放却不能不让人叹服。中国人崇尚礼尚往来,定位送礼已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创意,再加上死缠烂打式的广告投放,让你无处可藏。又有人不屑。其实生活中多少漂亮女生都嫁给了死缠烂打的男人,便知死缠烂打实在是中国市场广告投放的一大绝活。不是哪一本广告教材可以教会你的。有人要说, 我也想死缠烂打, 可我没有脑白金那么有钱有胆。那你选取一个小一点的市场呀,完全可以进行局部市场的死缠烂打。 一把盐撒在游泳池里,对游泳池根本没有一点影响,撒到盆里,水立马变味。更要命的还有打打停停的,这是广告投放的大忌,广告只能2 / 20 打,不能停,停三个月消费者能将你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投放广告就象穿上红舞鞋,一直跳到死。误区二:广告和销售不同步广告已经铺天盖地了,产品还没有铺下去,自然创造不出神奇的销售业绩,发生这样的问题有几种可能:1. 过于迷信广告的作用,广告一打,全国的客户就会蜂涌而至。这种现象在过去确实是事实,但目前的市场已比过去成熟,单纯 * 广告已不足够。2. 出于政治或其它目的,广告在中央台一露脸,品牌名前面加上地名,地方官员脸上有光。3. 钱多得无处花。有人会说这第三条恐怕不会有,事实这样的企业叶茂中这厮还真见过几个。为将来的市场突围打下品牌的基础,只是代价昂贵。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广告和销售的不同步,最终肯定是不行的。一个产品制造商需要两个经销商,一个经销商帮你把货铺到消费者心里,这就得* 广告;另一个经销商帮你把货铺到消费者面前。消费者心里有你,面前没有你,或消费者面前有你,心里却没有你,结果都是抓瞎。市场营销的木桶理论早就提醒过我们,任何一块短木板都会让水流出去,广告打了水漂,也只能怪自己太笨。3 / 20 误区三:广告媒体无组合广告战和发动一场真正的战争没什么两样,没有人可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