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必修 2一、农业的起源(一)概况1、起源:约一万年前,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2、地域分布:①黄河流域,粟麦,半坡;②长江流域,水稻,河姆渡。3、基础:生产工具(...
时间:2025-05-23 20:22栏目:行业资料
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基础夯实1.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的扩种B....
时间:2024-11-23 21:47栏目:发言稿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20 分钟)1.《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A.水利事...
时间:2024-11-23 21:34栏目:发言稿
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稷)为主,南方以稻为主,麻葛和蚕丝则是主要的衣着原料”。这种作物构成的改变大体是在(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 D.宋明时...
时间:2024-11-23 21:32栏目:发言稿
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 分钟 满分: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2018·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
时间:2024-11-23 21:23栏目:发言稿
第 3 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在汉代,江南地区与黄河流域相比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统治政策的差异C.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答案 C解析 在汉代,黄河流域普遍采...
时间:2024-11-23 21:22栏目:发言稿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以长城为界的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C.自然条件的差异D.统治...
时间:2024-11-19 16:23栏目:发言稿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练习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白居易的诗被赞誉为“诗史”。他的《卖炭翁》一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来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指()A.没有行政管...
时间:2024-11-19 15:54栏目:发言稿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标要求]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依据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2.四大区域地区项...
时间:2024-11-19 15:38栏目:发言稿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協”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D)①已...
时间:2024-11-19 15:36栏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