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简介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人,汉族。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她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
时间:2025-06-02 17:16栏目:中学教育
咏史怀古诗赏析——以史为鉴因寄所托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历史时间段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怀古诗具有“诗”(文学性)与“史”(历史性)的双...
时间:2025-06-02 17:16栏目:中学教育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题解《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
时间:2025-06-02 17:16栏目:中学教育
一曲忧国伤时的悲歌——杜甫《登高》赏析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
时间:2025-06-02 17:16栏目:中学教育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学习重点与难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学习情景交融的...
时间:2025-06-02 17:16栏目:中学教育
匈奴起源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
时间:2025-06-02 17:16栏目:中学教育
信马由缰控弦破的——也谈《登高》的教学近年来,高考加重了诗歌赏析的比例,且更多的体现出对思想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自由赏析,留给了学生广阔的赏析空间.因而,语文科诗歌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赏析的能...
时间:2025-06-02 17:16栏目:中学教育
析《登高》中的情景交融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杨纶称赞此诗为“杜诗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
时间:2025-06-02 17:15栏目:中学教育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有一点钱就去找郑虔,二人买酒痛饮,饮得痛快淋漓。仕途失落,生活贫困,加深了他对过去自由生活的依恋。人穷志短。杜甫贫困到不能忍受时,有时发出悲愤反抗的声音,有时也消极地用一两句...
时间:2025-06-02 17:15栏目:中学教育
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摘要:杜甫诗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是与其诗歌意象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的。这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杜诗选择熔铸着深厚时代情绪的个性化意象,铸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时间:2025-06-02 17:15栏目:中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