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咏史怀古诗赏析——以史为鉴因寄所托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咏史怀古诗赏析——以史为鉴因寄所托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语文素材_第1页
1/5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咏史怀古诗赏析——以史为鉴因寄所托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语文素材_第2页
2/5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咏史怀古诗赏析——以史为鉴因寄所托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语文素材_第3页
3/5
咏史怀古诗赏析——以史为鉴因寄所托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历史时间段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怀古诗具有“诗”(文学性)与“史”(历史性)的双重特征。所以它又具有两结合:“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古”与“今”的结合。因此,咏史怀古诗特别关注现实政治、特别注重多维的时空组合。《诗经》《离骚》中早就有这种作品,如《诗经·大雅》中的《公刘》、《生民》、《绵》《皇矣》等篇什,记录的是周部落的起源和周祖先后稷、公刘、文王等的英雄事迹。而屈原《离骚》中的“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诗句,在追述历史上的贤君和暴君,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以及对楚国前途命运的担忧。这种借古说今、古今结合的写作手法和抒情方式基本接近后世的咏史怀古诗。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是东汉时班固的《咏史》。全诗如下: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以史为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它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悠悠五千年,泱泱廿四史,实为世界稀有,历史遗迹,人物风流,一直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绘画、雕塑、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乃至今天的影视作品,到处都有历史的素材。艺术家们直面现实人生,或从对历史事实的思考中生发出许多感喟许多讽慨,或从对历史事实的研究中生发出许多联想许多假设。诗人的感情是最丰富的,诗人对历史的研究思考有更多的情感,有更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怀古咏史诗比那些精辟的史论文章更富有魅力,更能广泛流传的原因吧。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咏史起于班固,但只咏史事,不联系自己。”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世说新语\"文学》记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咏诗,遣人讯问,乃是袁宏在吟咏自作的《咏史》诗。到了唐代,怀古咏史诗的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怀古咏史诗首先是诗中有历史,或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因为是诗歌,是文学作品,所以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贞一斋诗说》说“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咏史怀古诗赏析——以史为鉴因寄所托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语文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